兴宁区:乡村人才激发乡村活力

2022/12/05
来源: 人民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南宁市兴宁区聚焦用好育好“第一资源”,实行积极开放的乡村人才政策,以“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目标,把乡村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大支撑,促成了一大批乡村人才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带技术、带产业、带项目,激发乡村活力。

多措并举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头雁方阵”

2022年,既不毗邻市区也无资源优势的兴宁区昆仑镇太昌村交出了一份成绩单:这个人口小村,在党总支部书记农俊杰的带领下,发展木瓜、沃柑等水果种植产业,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增长近150%……农村发展好离不开“头雁”的引领,近年来,兴宁区制定“头雁”培育计划,建立起选拔培养、激励保障、监督管理的全链条工作机制,使得村党组织书记有精力、有能力、有动力投身乡村振兴,才有了太昌村这样“一个‘头雁’、带飞一个村”的现象。

为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兴宁区在历届村“两委”换届中,从优秀退役军人、优秀村干部、优秀年轻党员、外出务工能人、致富带头人等群体“精挑细选”,挖掘选用一批农村发展能人担任党组织书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加强农村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农村青年党员成长计划”,精心物色350名优秀青年人才跟踪培养,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据了解,去年城区开展村“两委”换届时,村干部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其中“80后”村支书有8人,学历本科的有3人。

为激励乡村人才做事干劲,兴宁区实施“乡村振兴先锋工程”,搭建“擂台”评选“先锋”,为获评“先锋奖”的村干部增加报酬,让村干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待遇上有甜头”。“我们每年安排不低于70万元的工作经费开展‘先锋奖’评选活动,对推动产业发展、人才集聚、文化繁荣、生态优化、组织建设有力的村干部,我们按照一年最高4.8万元的标准提高工资报酬。评选的目的不仅为了激发村干部的干事心,更为固牢乡村振兴的‘头雁方阵之核’的心。”兴宁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产才融合让人才与产业迸发“双倍活力”

“个小身瘦,苦味又浓,又不耐热,销路不好……”五塘苦瓜产业曾经也陷入规模小、效益不高,缺乏竞争力的发展困境。这两年,在五塘镇西龙村坛白坡国翠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陆坚邦这个“苦瓜王”的带领下,苦瓜产业已成为该镇特色支柱产业,常年种植面积达1.6万亩,产量超5.2万吨,带动就业8000多人。如今的五塘苦瓜声名大噪,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兴宁区坚持把“乡土人才”作为服务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发展的重要人才力量,挖掘培养一批在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力的致富带头人。昆仑镇八塘村坛屋坡果道夫种养家庭农场老板方盛贵,他的农场长年服务于周边村民,每年带动60多户农民户均增收超2.2万元。五塘镇王竹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长粟汉升,带领村民发展“小白鼠”产业,探索出“村’两委‘成员众筹+公司投资”发展模式,实现了经联社和社员增收“双赢”。据了解,该村“小白鼠”基地已养殖白鼠4000只,预计今年将为每位社员增加年收入2万余元。

同时,兴宁区围绕特色种养产业构建乡村人才“蓄水池”,以“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推行“人才+产业”模式,让人才和产业迸发“双倍活力”。以壮大种养产业人才为目标,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据统计,三年来,兴宁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41人,涌现出致富“领头羊”兴宁“菇爷”石志辉、返乡创业的有志青年玉川等一大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搭建平台实现项目与人才的“互进互促”

科学技术项目和科研合作平台是引才育才的“孵化器”。近年来,兴宁区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支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交流,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在共创共建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实现了人才的共享和互促。据了解,富凤农牧集团抢抓“富凤肉鸡全产业链示范区”建设机遇,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广西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多家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建肉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生物安全二级基因选育实验室、农产品研发质保实验室等高标准产研联合实验室,引入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12名。

“我们利用南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邕江计划’的项目50万元资助,推动研发团队创新开发新技术,优化生产区间,获得高效生产力,在水牛乳制品开发与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广西壮牛水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农天懂介绍说。2021年,该公司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共同研发“增强免疫活性的水牛乳制品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引进了6名水牛乳业高层次人才,也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

为加快引进、培育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产业发展、带来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自2018年以来,兴宁区每年组织企业参加“邕江计划”,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及相关优惠政策,引进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陈莹、王月、覃伟钊)

(责编:庞冠华、叶斌)

标签: 人才招引